反酸?烧心?可能是胃食管反流!这8类人要注意了!
发布日期: 2019-01-30 14:16 编辑: 欧主编 点击:
导读: 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知晓率低和涉及临床各个专科广等的特点,为进一步普及胃食管反流病防治的医学知识,扩大胃食管反流病的晓知度和认知度,增强此类疾病的预防意识,近期我院胃食管反流科包主任会给大家进行一系列科普,欢迎关注哦!
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知晓率低和涉及临床各个专科广等的特点,为进一步普及胃食管反流病防治的医学知识,扩大胃食管反流病的晓知度和认知度,增强此类疾病的预防意识,近期我院胃食管反流科包主任会给大家进行一系列科普,欢迎关注哦!

病况概述
胃食管反流病,顾名思义就是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及食管外组织形成的相应的症状,其中非常典型的症状就是“反流”和“烧心”。
反流:胃内容物向咽喉口腔流动的感觉,可以是明确的反酸、反食、或反流物有苦味。
烧心:指胸骨后自下而上的烧灼感。
其它还有反食、嗳气、腹胀、心慌、胸痛、咽异物感、声音嘶哑、咳痰、耳鸣、鼻涕倒流、胸闷、憋气、慢性咳嗽、哮喘、肺部纤维化、气管炎、反复肺炎发作等100余种不同症状。
那么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1、遗传因素:虽然仍没有最终确认,但据统计胃食管反流病有家族聚集性,有消化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比正常人群患有该病风险明显增高。
2、肥胖:这是公认的危险因素,一方面肥胖者进食量较多,油腻食物和高能量食品的摄入比例较高;另一方面肥胖者更易出现食管裂孔疝。
3、年龄与性别:我国统计40~60岁为患病率高峰,同时,男性多于女性。
4、吸烟、饮酒:吸烟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未吸烟人群,且戒烟可明显改善反流症状。
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的常见病因之一,也已被大众广为熟知且被大家所关注,但就本病来说,是否发病有关尚存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6、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非常明确,关系密切,甚至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该病治疗的一部分。国内数据统计,中等劳动强度、浓茶、油腻饮食、便秘、辛辣饮食均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
7、精神新林因素:焦虑抑郁状态的人出现反流症状的风险明显增高。
8、药物:有些药物与该病发生相关,如非甾体抗炎药、硝酸甘油、抗胆碱能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

这么多危险因素,可有的人都占了却并不得病,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们就谈谈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这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有抗反流的能力,这些人的不良生活方式虽然在不停的伤害着自己的身体,但仍在人体自我调控的范围内,另外这样不注意身体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身体调控范围还是很大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调控越来越平衡不了的时候,疾病就表现出来了。几乎所有疾病都是如此,当保护抵挡不了破坏时,你就患病了。
那人体的自我抗反流能力有哪些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食物是经过口腔咀嚼后吞咽至食道,食道再经过蠕动将食物送至胃里,在胃里搅拌后挤入肠道再排出体外。
那么请大家注意,食道连接胃的地方有一道阀门,学名及组成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知道这个阀门平时是闭着的,吃饭的时候食物经过它时张开,之后就闭上,那样进入胃里的食物就不会轻易地逆流反上来了。
但这阀门很调皮,有时候就算不是食物经过它也会自己张开一下,虽然时间较短,次数较少,但仍会有胃内容物向食道内冲出。
胃食管反流怎么办?
别担心,人体通过吞咽口水及食管的蠕动很快就会把反上来的气、水、食物再送回到胃里,这样就ok了。

同时,食管本身就可以抵挡一定的反流物质的损伤,所以你就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了。
只要这几处保护有一处或多处出现问题,就会感觉到身体不适。
1、常见的问题有阀门关闭不全,始终有缝隙,反流物顺利通过;
2、阀门虽关闭了,但不紧,稍用力就打开了,反流物轻易就通过了;
3、阀门不只是调皮,甚至顽劣时,频繁地较长时间的开放,反流物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了;
4、食管黏膜抵抗损伤的能力下降了,食管蠕动懒惰了,这样就使每一次反流物都可以伤到我们,从而出现不舒服的感觉;
5、我们当然不能忘记那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了,吸烟、喝酒、暴饮暴食、后半夜才休息、睡前再吃顿夜宵等行为必不可少的增强了攻击因素的力量,使我们更加容易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如此,我们就清晰了这病是怎么来的,那如何明确它呢?我们下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