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产科医生强调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加点奶粉行不行?
发布日期: 2018-11-26 08:49    编辑: 欧主编    点击:
导读: 新手妈妈一定听过这样的忠告: 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 但几乎每个人内心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呢? 然后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你:因为母乳喂养对宝宝好啊! 是的,但为什么要强调6个月呢? 又为什么要强调纯母乳呢? 用奶粉调剂一下,行不行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为什么要6个

  新手妈妈一定听过这样的忠告:
 
  “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
 
  但几乎每个人内心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呢?
 
  然后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你:因为母乳喂养对宝宝好啊!
 
  是的,但为什么要强调“6个月”呢?
 
  又为什么要强调“纯母乳”呢?
 
  用奶粉调剂一下,行不行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为什么要“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加点配方奶粉”行不行。
 
  01
 
  建议宝妈们“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因为纯母乳喂养能够满足婴儿最初6个月左右的最佳生长和发育,并且在这之后继续保护宝宝免受痢疾和呼吸道感染。
 
  那么是不是6个月后奶水没营养,要断奶?
 
  这是一知半解的杞人忧天。6个月后,不是妈妈的奶水营养变少了,而是宝宝需求增高了。母乳本身,并不会因为6个月后还是1周岁之后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有人可能会说,那相对营养还是变少了呀!那些人忘了关键一点——宝宝在6个月后,便开始添加辅食了,营养的来源也从单一的母乳变为多种食物。营养够不够,关键看辅食的添加。辅食添加不及时、搭配不科学,即使用最好的奶粉去替换母乳,孩子的营养仍然不够。

 
  02
 
  为什么是6个月,不是5个月,也不是7个月?
 
  这个问题好比是坐月子为什么是42天,因为产褥期是产后6周,六七四十二。妈妈生产之后,需要6周时间恢复身体机能。同样的道理,宝宝出生之后也需要时间发育他自己的胃肠消化系统,让它能够从寄生状态切换到独立自主地运作成熟。这个成长发育的时间,至少需要6个月。
 
  人类宝宝出生之后就是个半成品,非常地“弱鸡”。吃到了一些“稍微复杂”的食物,宝宝的胃就没有办法消化。
 
  刚出生的宝宝,胃只有玻璃珠那么点大,能分泌的胃酸、蛋白消化酶、其他消化酶就更少了,酶的活力也很低下。不仅仅胃如此,分泌胆汁的肝脏,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的胰腺,都没有发育好,消化酶的活性都很低。
 
  这个时候,大分子蛋白、脂肪、淀粉对于一个新生儿宝宝而言都是“史诗级剧本”,不仅难以消化,还会大大加重宝宝胃肠道的负担。

 
  另一方面,前6个月,宝宝也有自己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器官功能发育为中心,坚持母乳喂养,坚持母婴不分离。
 
  宝宝主要目标就是“长”——长个,长肚子,长脑子,要把半成品“长成”能够自主生存的完全生命体。这个时候,如果食物过于复杂,消化系统就要加班加点,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搞自身建设。就好比一家工厂,流水线都还没搭好,就被下单造特斯拉,是要难死工程师的哦。
 
  保证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就是要给宝宝提供足够营养并且负担最小的食物,让宝宝专注于消化系统的自身建设,打造一幅好肠胃。等到宝宝肚子里的超级工厂竣工了,才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食物。
 
  03
 
  为什么要纯母乳,加一点配方奶行不行?
 
  现在大部分妈妈都认可母乳喂养,甚至都能说出母乳的种种好处,比如“母乳能够提供宝宝前6个月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母乳富含免疫因子”“母乳中含有150种以上有效成分,是任何配方奶粉无法媲美的”等等。
 
  那么在完美的母乳基础上,补充一些配方奶,既不影响营养成分的摄取,也不过多加重宝宝的消化负担,行不行呢?听上去蛮有道理的样子。

 
  低聚糖&双歧杆菌
 
  母乳与配方奶粉的一个区别是糖分的类型,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富含珍贵的低聚糖,是一种小分子的糖,除了易于被宝宝幼小的肠胃消化以外,它还是宝宝肠道菌落定植的基础。而配方奶粉,或者说任何母乳以外的食物都不可能含有那么多低聚糖。
 
  子宫是无菌的,宝宝分娩以后,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就会通过皮肤、饮食、唾液、空气等途径大规模搬家去宝宝体内,这些细菌主要就驻扎在宝宝的肠道里,这个叫肠道菌落定植。▼

 
  自然分娩的宝宝、乳母喂养的宝宝,最先驻扎进来的细菌是妈妈阴道、肠道、乳房、皮肤上的需氧细菌,这些细菌在妈妈身上住了很久,是有益的,去到宝宝肠道以后也会安分守己,勤勤勉勉地干活。它们进驻肠道以后就会消耗掉肠道内的氧气,紧接着妈妈身上的厌氧细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就会大规模进驻。双歧杆菌就是我们常说的益生菌。
 
  大约一周后,以双歧杆菌为主体的厌氧益生菌就占到了肠道菌群的98%,它们中的大部分会一辈子和我们的宝宝在一起,一直任劳任怨帮助消化食物、分解有害物质、提高免疫能力。
 
  而双歧杆菌想要占据优势,它离不开低聚糖源源不断地供应。低聚糖就是双歧杆菌们最喜爱的食物。假如宝宝这个时候被喂了奶粉,奶粉中绝大部分是大分子的糖,宝宝吸收的低聚糖就降低了,双歧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就会被抑制,大肠杆菌这类坏份子反而得到了大分子糖们的经济援助,变得盛气凌人。
 
  2015年瑞典科学家调查了98位不同喂养方式、不同出生方式的宝宝,对比他们的肠道菌群发现: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内双歧杆菌占优;奶粉喂养的宝宝,双歧杆菌波动较大,杆菌/梭菌等这类不太健康的菌群占优势。

 
  所以,喂一口奶粉,相当于变相资一次敌啊!看到这里,宝妈们还想给孩子掺和点奶粉吗?
 
  另外,奶粉中的维生素含量低、铁吸收率低以及没有宝宝成长必需的脂肪酸、脂肪酶等特性,都不利于6个月以下宝宝成长。由于配方奶中没有抗体和抗感染因子,与吃母乳的孩子相比,吃配方奶的婴儿更容易生病。
 
  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我们要强调“纯母乳喂养”,尤其是在宝宝月龄还小的时候。
 
 
  最后的话
 
  希望每位宝妈都能够认真学习科学的哺乳知识,给宝宝一口好奶!

 

健康教育
为啥产科医生强调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加点奶粉行不行?
2018-11-26 08:49  编辑: 欧主编    点击:

  新手妈妈一定听过这样的忠告:
 
  “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
 
  但几乎每个人内心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呢?
 
  然后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你:因为母乳喂养对宝宝好啊!
 
  是的,但为什么要强调“6个月”呢?
 
  又为什么要强调“纯母乳”呢?
 
  用奶粉调剂一下,行不行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为什么要“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加点配方奶粉”行不行。
 
  01
 
  建议宝妈们“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因为纯母乳喂养能够满足婴儿最初6个月左右的最佳生长和发育,并且在这之后继续保护宝宝免受痢疾和呼吸道感染。
 
  那么是不是6个月后奶水没营养,要断奶?
 
  这是一知半解的杞人忧天。6个月后,不是妈妈的奶水营养变少了,而是宝宝需求增高了。母乳本身,并不会因为6个月后还是1周岁之后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有人可能会说,那相对营养还是变少了呀!那些人忘了关键一点——宝宝在6个月后,便开始添加辅食了,营养的来源也从单一的母乳变为多种食物。营养够不够,关键看辅食的添加。辅食添加不及时、搭配不科学,即使用最好的奶粉去替换母乳,孩子的营养仍然不够。

 
  02
 
  为什么是6个月,不是5个月,也不是7个月?
 
  这个问题好比是坐月子为什么是42天,因为产褥期是产后6周,六七四十二。妈妈生产之后,需要6周时间恢复身体机能。同样的道理,宝宝出生之后也需要时间发育他自己的胃肠消化系统,让它能够从寄生状态切换到独立自主地运作成熟。这个成长发育的时间,至少需要6个月。
 
  人类宝宝出生之后就是个半成品,非常地“弱鸡”。吃到了一些“稍微复杂”的食物,宝宝的胃就没有办法消化。
 
  刚出生的宝宝,胃只有玻璃珠那么点大,能分泌的胃酸、蛋白消化酶、其他消化酶就更少了,酶的活力也很低下。不仅仅胃如此,分泌胆汁的肝脏,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的胰腺,都没有发育好,消化酶的活性都很低。
 
  这个时候,大分子蛋白、脂肪、淀粉对于一个新生儿宝宝而言都是“史诗级剧本”,不仅难以消化,还会大大加重宝宝胃肠道的负担。

 
  另一方面,前6个月,宝宝也有自己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器官功能发育为中心,坚持母乳喂养,坚持母婴不分离。
 
  宝宝主要目标就是“长”——长个,长肚子,长脑子,要把半成品“长成”能够自主生存的完全生命体。这个时候,如果食物过于复杂,消化系统就要加班加点,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搞自身建设。就好比一家工厂,流水线都还没搭好,就被下单造特斯拉,是要难死工程师的哦。
 
  保证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就是要给宝宝提供足够营养并且负担最小的食物,让宝宝专注于消化系统的自身建设,打造一幅好肠胃。等到宝宝肚子里的超级工厂竣工了,才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食物。
 
  03
 
  为什么要纯母乳,加一点配方奶行不行?
 
  现在大部分妈妈都认可母乳喂养,甚至都能说出母乳的种种好处,比如“母乳能够提供宝宝前6个月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母乳富含免疫因子”“母乳中含有150种以上有效成分,是任何配方奶粉无法媲美的”等等。
 
  那么在完美的母乳基础上,补充一些配方奶,既不影响营养成分的摄取,也不过多加重宝宝的消化负担,行不行呢?听上去蛮有道理的样子。

 
  低聚糖&双歧杆菌
 
  母乳与配方奶粉的一个区别是糖分的类型,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富含珍贵的低聚糖,是一种小分子的糖,除了易于被宝宝幼小的肠胃消化以外,它还是宝宝肠道菌落定植的基础。而配方奶粉,或者说任何母乳以外的食物都不可能含有那么多低聚糖。
 
  子宫是无菌的,宝宝分娩以后,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就会通过皮肤、饮食、唾液、空气等途径大规模搬家去宝宝体内,这些细菌主要就驻扎在宝宝的肠道里,这个叫肠道菌落定植。▼

 
  自然分娩的宝宝、乳母喂养的宝宝,最先驻扎进来的细菌是妈妈阴道、肠道、乳房、皮肤上的需氧细菌,这些细菌在妈妈身上住了很久,是有益的,去到宝宝肠道以后也会安分守己,勤勤勉勉地干活。它们进驻肠道以后就会消耗掉肠道内的氧气,紧接着妈妈身上的厌氧细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就会大规模进驻。双歧杆菌就是我们常说的益生菌。
 
  大约一周后,以双歧杆菌为主体的厌氧益生菌就占到了肠道菌群的98%,它们中的大部分会一辈子和我们的宝宝在一起,一直任劳任怨帮助消化食物、分解有害物质、提高免疫能力。
 
  而双歧杆菌想要占据优势,它离不开低聚糖源源不断地供应。低聚糖就是双歧杆菌们最喜爱的食物。假如宝宝这个时候被喂了奶粉,奶粉中绝大部分是大分子的糖,宝宝吸收的低聚糖就降低了,双歧杆菌在肠道内的生长就会被抑制,大肠杆菌这类坏份子反而得到了大分子糖们的经济援助,变得盛气凌人。
 
  2015年瑞典科学家调查了98位不同喂养方式、不同出生方式的宝宝,对比他们的肠道菌群发现:母乳喂养的宝宝,肠道内双歧杆菌占优;奶粉喂养的宝宝,双歧杆菌波动较大,杆菌/梭菌等这类不太健康的菌群占优势。

 
  所以,喂一口奶粉,相当于变相资一次敌啊!看到这里,宝妈们还想给孩子掺和点奶粉吗?
 
  另外,奶粉中的维生素含量低、铁吸收率低以及没有宝宝成长必需的脂肪酸、脂肪酶等特性,都不利于6个月以下宝宝成长。由于配方奶中没有抗体和抗感染因子,与吃母乳的孩子相比,吃配方奶的婴儿更容易生病。
 
  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我们要强调“纯母乳喂养”,尤其是在宝宝月龄还小的时候。
 
 
  最后的话
 
  希望每位宝妈都能够认真学习科学的哺乳知识,给宝宝一口好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