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加入脱发大军?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不是秃头少年
发布日期: 2018-12-10 08:53 编辑: 欧主编 点击:
导读: 万万没想到!连90后年轻人们现在也开始在脱发边缘试探了。
“发际线渐渐消失”、“真让人头秃”……你一定听过这些流行语吧?
原本在固有印象里是年纪大的人才该有的担心,万万没想到!连90后年轻人们现在也开始在脱发边缘试探了。

少年浓密的黑发已如潮水般渐渐退去,留下的是逐渐升高的发际线。美丽的姑娘梳着长长的发辫,握在手中的却是一团乱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我国超过20%的男性被脱发所困扰,达1.3亿人。而且脱发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最小的患者仅17岁。

脱发已经成为了男性面临的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据说猝死不是当代少男少女们最担忧的问题,脱发才是。
不过,你也不用太难过。毕竟,连王子也秃了。

女明星也秃了。

其实,人的头发生长呈周期性,需要经历生长、退行和休止期三个阶段。正常情况每天可脱发70-100根,此为生理性脱发,同时也有等量的头发长出来,大可不必看到地上一堆头发就陷入“我是不是开始脱发?”的恐慌之中。
为什么有些人平时不脱发,到了秋冬就特别明显?中医认为,“人秉天地正气而生”、“人与自然界是一整体”,自然界的变化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正如秋天树叶开始凋零一样,人的头发在这个时候也进入了休整期,开始大量掉落,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但,气候说了:脱发这个锅不能让我自己背!导致脱发的原因还有这些:
遗传
遗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此类脱发遗传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女性的脱发症状会轻一点。拥有脱发基因的人,头顶和前额部分的毛囊存在着天生缺陷,对雄性激素相对更加敏感。
熬夜
熬夜让人变丑,不要仗着年轻力壮大肆熬夜,得不到休息的器官只能靠分泌雄性激素来给大脑打鸡血,雄性激素分泌多了,你便丑了。
精神压力大
在职场上、生活中,很多人都常常觉得压力山大,战战兢兢,万分焦虑下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便跟着出小差,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最终导致脱发。

烫染头发
大部分染发剂里都含有害的化学物质,对我们的毛囊细胞、头发组织造成损害,反复烫染更不可取。
饮食习惯失衡
日常生活中过度摄取葱姜蒜等辛辣刺激食物也会影响油脂的分泌,从而导致脱发。
既然脱发已经无法挽回,如何防脱才是我们应该着重关心的问题,下面为大家送上防脱秘籍!
防脱秘籍
1、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皮肤及毛发的新陈代谢适当运动有利于舒缓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2、饮食健康。适当补充铁质和植物蛋白头发干枯,发梢裂开,可以多吃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品。不要过分油腻,酗酒等。
3、注意毛发保养。如若进行染烫等造型间隔至少3个月以上,不要频繁清洁头发,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可选择品牌防脱洗护产品。洗发时轻轻按摩头皮,既能起到清洁作用,又能提升头皮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脱发状况。
4、洗发水换着用。不少人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同一款洗发水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效果不如从前了。这是因为头皮会对某种成分产生抵抗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立即换其他品牌或交替使用不语。
5、及时咨询医生。发现头发脱落数量异常增多,不要随便购买药品,及时向皮肤科医生咨询,避免延误病情。

尽管秘籍到手,大部分人可以自行解决问题了,但是有两种常见的脱发是病,得治!
雄激素脱发
此类脱发与基因和体内雄激素水平(二氢睾酮)升高有关。男性多见,患者表现为额顶部和顶部头发对称、渐进性变薄(人称“地中海”),发际线后移(M型);而女性多表现为头顶部弥漫性稀疏(“圣诞树”型),而前额发际线不受累。一定要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脱发类型、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斑秃
俗称鬼剃头亦称圆形脱发,是一种免疫相关疾病。常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头发脱落斑,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在数周内自行长出新发。但该病也容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