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增加13种癌症风险!到底为什么?
发布日期: 2021-10-28 17:02 编辑: 管理员 点击:
导读: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率都呈现出上升态势。 在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逾3亿人,减肥瘦身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平均寿命增长、工业污染以及电离辐射等复杂因素影响
在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逾3亿人,减肥瘦身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平均寿命增长、工业污染以及电离辐射等复杂因素影响,世界癌症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万病之源的肥胖也与癌症密切相关。今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热疗中心广州协作中心主任胡群峰教授来为大家揭秘个中缘由。

脂肪是“罪魁祸首”,将你与癌症挂钩
肥胖可致13 种癌症真不是谣言,而胖与癌症的链接,就在于「过多脂肪」。可是,用来储存热量的脂肪,怎么会和癌症扯上关系?
其实脂肪,远比我们以为的更复杂。传统观点认为:脂肪是能量储存库。但其实,脂肪组织是复杂,必要且高度活跃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当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组织过多时,就会带来很多改变。
比如:肥胖的人经常患有慢性低水平的炎症,它会随着时间的积累引起癌症。以胆囊癌为例:肥胖容易引起胆结石,胆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特征,后者又是胆囊癌的元凶之一。
脂肪组织会产生过量雌激素,而高水平的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其他一些癌症的风险。
肥胖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经常升高。高水平的胰岛素和 IGF-1 可能促进结肠癌,肾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展。
肥胖增加13 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NEJM(新英格兰杂志)杂志在2016年发表了“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文章,调查显示超重和肥胖与13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如结肠癌、食管癌、肾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脑膜瘤、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
同时,根据最新的研究,中国肝癌中10%的男性与13%的女性,都是由于超重导致的。
所以,肥胖值得被我们重点关注!
看着不”胖“但腰粗,同样危险
除了整体的超重,腹型肥胖和癌症风险更息息相关。
「腹型肥胖」的典型特征就是肚子大,腰围大于臀围,四肢较细。他们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肚子里的肝脏、胰腺、胃肠道等器官周围和内部。
《英国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腰围每增加 11 厘米,患肥胖症相关癌症的风险将提高 13%。对于肠癌来说,腰围每增加 8 厘米即伴随着患癌风险 15% 的提升。
《美国癌症学会期刊》亦对腹型肥胖提出警示:腰围每增加 10 厘米,患食管腺癌的风险会增加 34%。
虽然这些结论都很扎心,但所幸,我们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减重,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一项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的研究评估了刻意减肥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经过 11 年的随访,共有 566 例子宫内膜癌发生。与体重稳定的女性相比,减重成功的人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降低 29%。
教你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
怎样才算胖?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热疗中心广州协作中心主任胡群峰教授说,我们可以根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
到底是不是胖纸,这三种测量方法告诉你。
1、通过BMI指数。目前我国成人BMI指数小于18.5表示太瘦了,在18.5~23.9之间是正常体重范围,24.0~27.9超重,大于等于28就是肥胖了。
2、通过测量腰围。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中国标准)都属于肥胖。
3、通过体脂秤测量体脂百分比。男性>25%,女性>30%为肥胖。
上述3条满足其一即需要进行体重管理了。
据统计显示,即便是体质指数在正常范围的人,仍有约 14% 是腹型肥胖。按照目前的标准,如果成人男性腰围 ≥ 90 厘米,女性腰围 ≥ 85 厘米,就算是「迈入肥胖界」了。
但肌肉比较发达的健身达人、运动员等,即使体质指数超过正常范围,体脂率低于正常范围者,不属于超重/肥胖。